理财步骤与资产配置

      理财这个概念,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我们也已经耳熟能详了。在巨大通货膨胀压力下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关注理财,因为理财不仅仅只是专业人士的专属,而是关系着我们每一个家庭的经济命脉。 


      那么,什么是家庭理财?家庭理财的核心部分是什么?家庭理财的核心的四大点:(1)家庭理财的目的;(2) 家庭理财的程序;(3)资产配置中品种的选择与配置;(4)资产配置的常见误区。 


一、家庭理财的目的

      理财目的是简单而相似的,就像我们人生一样,我们人生大致都要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这几个简单的阶段。而理财的目的其实就是: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在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最终让金钱成为我们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工具。 


      理解理财的目的,我们才能过有所把握区分投资和理财的误区。对于很多炒股的散户来说,投资股市就是一个很好的理财方式,其实这只是一个误区。很多股民每天的生活规律是:早上九点之前看看股市新闻,了解关注的股票消息;等到9:15大盘开始交易时候,他们就开始盯盘看手中的股票是否涨跌,一直盯到11:30点,然后吃中午饭;下午1:30开盘,接着又开始盯到下午3:00大盘收盘;收盘之后接着听很多专家的股评和消息。甚至很多人晚上都睡不着觉,老是惦记着自己的股票明天会不会跌,很多人的情绪就会被股票的跌涨起伏而弄得很混乱。因此,对那些专门炒股的人来说,金钱就不是我们的工具了,而我们就已经成为金钱的奴隶了。所以,理财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目的和准确的概念,不要盲目地跟风,一定要树立自己独立的立场。


二、家庭理财的程序

      那么,什么才能够叫家庭理财?我们的家庭理财应该怎么理?展恒理财认为可以从四个步骤来分析: 


      首先,设定自己的财务目标。我们要根据自家的收支情况分析自家的财务状况,我们要做一张家庭现金流量表和家庭负债表,要问自己:我们家庭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我们每月收入来源在哪?收入多少?支出又多少?我们大部分支出花费在哪个大的方面?我们是不是生活有结余?这个支出跟我们所处生活的现阶段是不是相符?我们的家庭现有资产分布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家庭是否有负债?我们搞清楚我们的家庭财务状况之后,我们接着要树立一个财富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才能够做一些资产配置。 


2万元投资全数失利,最后金额:0 
2万元投资无获利,最后金额:2万元 
2万元投资每年增长5%,最后金额:5万元 
2万元投资每年增长10%,最后金额:13万元 
2万元投资每年增长15%,最后金额:33万元 

20年后总值为53.4万。 


      从结果来看,两者投资额相同,20年后的收益却相差1倍多,这就是做资产配置和不做资产配置的区别。所以我们要确定的是我们手里的资产通过资产配置是可以增值的,我们应该把我们的资产投放在能够产生最佳收益的篮子里面去。 


      资产配置有分散性,我们的权益资产跟收益资产一定进行配置,权益资产最好放在二级市场里比如说股市。展恒理财的原则是不做与二级市场挂钩的产品,例如股票这种风险比较大的产品,而是做基金这种专家集合理财的产品,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避免股市中的风险。 


      我们要相信理财赚钱是应该的,而投资可挣可赔,这就是理财和投资的区别。我们从2000年到2010年这10年中,上证指数涨幅89%,其中有30天涨幅是超过5%的,如果把这30天去掉的话,相当于这10年赔了70%,我们试想一下我们当中有谁能够抓住这20%的机会呢?(股市存在二八法则,20%的人赚80%的钱)而谁又能够稳赚不赔呢?在所以说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做的股票投资对大部分是赔钱的。这就是所谓的股市811现象,意思是10个散户投资有个人是赔钱的,只有一个是赚钱的,一个是平的。所以我们要想让我们的财富增值,就要学会理财,学会如何配置资产。


三、资产配置中品种的选择与配置

       那么,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呢?展恒理财认为可以分三个步骤: 


       1、以理财计划指导资产配置,而非以资产配置来解决赚钱问题; 
       2、根据个人的风险属性确定资产配置; 

       3、制定财务安全规划。 


       那么如何落实资产配置呢?短期调整的重点在考虑为配合理财目标支出所承担的市场风险及流动性风险。当主、客观条件改变时必须重新检视理财计划并依新计划调整资产配置。中长期资产配置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A、投资金融产品比投资房地产更划算

      在研究购房问题时,我们通常只考虑房价收入比和房价房租比,但考察一个地区未来房价趋势时,则更需要关注房租收入比,因为当一个地区的房租收入比越接近30%,则这个地区的房价回落的可能就越大,或者说房地产泡沫风险也就越大。 2010年宏观经济总体的周期将走向复苏,经济情况比2009年会更好一些,因此投资金融类产品计较合适。 


      B、利用经济周期投资时钟优化组合

      经济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复苏-扩张-滞涨-收缩,周而复始的经济周期。三月份刚走完扩张期,目前我们处于滞涨期内,滞涨期的表现就是经济GDP往下走,而我们会发现我们身边的物价在不断的上涨,中国的CPI却往上走。我们可以把资产往盘子大又优质的权益资产转移,收缩。 


      C、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选择

      阳光私募的风控能力更强,操作更灵活,更容易在震荡市和震荡下行市中获得收益,在资金量充裕的情况下是配置首选。当然尽管近期表现不尽如人意,公募基金并非一无是处。公募基金高仓位决定了他们在牛市里可以分享系统收益,在牛市中投资者可以选择配置一部分,但在震荡市和熊市中需要慎重选择。


四、资产配置的常见误区
       在资产配置的过程中,往往也会踏入误区,资产配置会有几项常见误区: 

    误区一:在理财中完全忽视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我们既然知道了投资收益的绝大多数来自于大类资产配置,那么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就应该集中于如何将个人资产在各大类资产之间进行分配。可实际的情况刚好相反,很多投资人花费相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应该买入哪只股票,什么价位买入,什么价位卖出的问题。而这种决策本身就非常复杂,对投资者的专业性和时间要求比较高,普通投资者本就难以做到。这就是投资中对80/20法则的“倒用”。 


      误区二:把资产配置与分散化投资完全等同起来。投资是概率事件,投资的本质就是不断地提高赚钱概率而降低赔钱概率的过程。分散化投资对不同投资赚钱的概率大小不做区分,寄望于某些品种的上升来抵消某些品种的下降,通过社会整体进步获得平均回报率。而资产配置追求的是“提高确定性”,也就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分析各类资产赚钱概率的大小,对于赚钱概率大的资产,加大其配置比例;对于赚钱概率小的资产,哪怕后来证明可以带来很高收益,也要降低配置比例甚至不予配置。 


      误区三:亲自上阵才放心。用自己的智慧打拼事业,学会轻松的家庭理财,才能过拿出更多时间品味生活,更多的时间陪伴您的家人,可以通过银行理财机构理财实现赚钱(但不能保证所有的都一定能赚多少钱,有一定风险)。

“小储蓄”有“大花头” 三分法家庭资产巧配置

        央行公布的《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当前的物价、利率及收入水平下,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其中,44.2%偏好“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的变相储蓄,41.6%偏好“储蓄存款”。倾向于“更多消费”的人只有14.2%,为2013年调查以来最低值。


    “储蓄存款最大的特点是安全,收益稳定,流动性强,需要时可立即变现,不足之处是利率较低。”专家表示,确定储蓄额度一般有两种方法:经常性储蓄和目标性储蓄。根据收入扣除必要支出后,拿出一部分进行储蓄,这是经常性储蓄。若计划在3年后攒够买房首付款,则需计算这3年中平均每月需储蓄多少,这属于目标性储蓄。 


      储蓄存款的种类包括活期、定期、定活两便、零存整取、整存整取、整存零取等。若随时要用,应选择活期;若想积小钱办大事,可选择零存整取;若要储蓄一笔大额养老金,可整存整取。定期不但利息比活期高,且更有强制性,有助于养成节流的好习惯。


      去年我国新增储户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为56%,且四个季度的活期占比呈逐步上升态势。专家称,居民活期存款按使用需求可分为三方面:一是日常的生活和消费性需求,如每天在淘宝购物、在星巴克喝咖啡、抑或在奥特莱斯中“血拼”所需的活期存款,这部分资金需求基本稳定;二是偿付性需求,以信用卡和按揭为代表的个人消费性信贷的还款,已成为活期存款中的“大头”;而个人经营性贷款则主要体现居民实业投资的资金需求,其中短期经营性贷款主要用于个人企业的经营周转,中长期经营贷款的主要投向则是商铺按揭等;三是预防性需求,据估计,前两类活期存款共占活期存款的50%左右,而预防性需求约占10%。剩下的四成活期存款中,多数是银行理财产品等变相储蓄,剩余的则是可以相机运用的闲置资金。


     当然,储蓄收益低,把全部财富都放在储蓄上是不妥当的。有些人习惯用“三分法”,将三分之一的收入存起来。也有专家建议采取“32221”的组合投资理财策略,即将个人财富的30%用于储蓄,以备后用;20%购买债券,以增加收益;20%购买股票,以寻求高利;20%用于实物投资,以求增值;10%购买保险,以防意外和适度追求收益。还有针对收入较高家庭的“4321定律”,即40%用于买房及股票、基金等方面投资;30%用于家庭开支;20%用于储蓄;10%用于保险。


      当然,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储蓄策略。每个人应根据自身资产和风险偏好,及自身的年龄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理财方法。
上一页PREV PGAE 首页HOME 下一页NEXT PG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