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 首页 下一页

自学篇:习中医助育儿。

无标题文档 7

    凡凡妈:自从儿子生下来之后,我的心思全部花在了儿子身上,并随着他的需求阅读了大量的中西方育儿书籍和中医书籍,这才明白传统中医的宝贵。从原来只知道美林、抗生素,经历了小儿推拿,艾灸,拔罐,等等,到现在完全只用食疗来预防,全家人都远离医院近半年,身体变好了,心态也变好了,和老公、家人相处少了很多矛盾。因为受益良多,所以开贴,介绍自己学过的一些传统中医疗法以及他人宝贵的经验。文笔有限,还请大家见谅。

宝宝7个月:见识西医的无奈。

   儿子7个月时候,开始会爬,肚子经常在地上拖行,于是开始拉肚子,整整拉了一个月,试过妈咪爱、健脾散什么,都没有效果,最后我觉得基本靠自愈。那会,我对小孩子生病真的头疼,当然后来知道就是受凉,再后来儿子只要拉肚子,我拿一个艾条熏一下,基本当天就好。9个月,开始第一次发烧,先开始物理疗法,什么热水插身,甚至冰贴(这个其实对小孩子身体伤害很大),没用,只好用上美林,其实小孩子反抗很厉害,大人也弄得精疲力尽,去过总院,排队,验血,不是开抗生素,就是建议挂瓶,我把开的药全扔了,离开医院回家,只用美林,2天后,退烧。第一次感到医院的无奈。  

宝宝10个月:用推拿亲手治好宝宝的咳嗽。

   10个月时,凡凡又开始咳嗽,又晕了。(现在当然知道流鼻涕、咳嗽这些都是好事都是排病来着),开始上网查找,无意中找到这样一个贴(第一次亲手治好宝宝的咳嗽),改变了我接下来的路。 看到那个贴子后,我就开始找小儿推拿的资料,终于找到小儿推拿学(人卫版)的电子书,当然同时我也去当当上面买纸质版,开始摸索着开始小儿推拿,大伙可以不去买,因为这只是传统中医的入门而已。(这里插说一下,在写毕业论文那段期间,时间较多,我不知道为什么买了中医入门的书籍看,初步了解了阴阳、五行、脏腑等概念。尤其五行相生、相克,后来竟然还用在儿子的取名上面了。) 按照书上对咳嗽的推拿手法,(咳嗽:运太阳30次,拿风池10次,按揉天突20次,分推膻中1分钟,揉乳根20次,揉乳旁20次,按揉肺俞20次,推肺俞 100次,按揉定喘穴20次。),晚上等儿子睡着了,就开动作了,还加上补脾经、补肺经什么,我感觉能摸的都摸了,大概有半个小时,没有止咳的意向,后来想想,木火也会刑金,会不会这小子肝火旺呀,于是又开始清肝经,果然,清了一会就不咳了,一夜平静。

   首次告捷,太开心了。

家居必备:用艾灸轻松解决常见病。

  最开始,我先用艾灸。在网上买了艾条和艾叶,那时候儿子的感冒、腹泻、咳嗽基本上都是艾条熏一熏就好了。感冒、咳嗽主要熏肺俞穴附近。拉肚子当然是肚脐 以及肚脐下面咯。当然,要趁着他睡着了,拿着艾条离大概10cm左右,注意不要烫着咯。只是烟有点呛。后来妈妈的风湿病也开始痛,我就上网买了一袋海盐,加上比较好的艾绒,拿到微波炉里转转,叫妈妈放在痛的地方敷,敷了几次,妈妈就说好了很多。爸爸夜里咳嗽,拿了一个艾灸罐,装一个小艾段放在脖子后面,效果也很好。想想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解决他们的烦恼,心里真是开心呀。

小儿食疗:有人曾用四豆饮治好了儿童手足口病。

   去年5月份,很多小朋友得了疱疹性口腔炎,我儿子也中招了,开始都还以为是手足口,吓了一大跳,后来确认只有嘴巴里有,才放下心。于是开始按口腔炎来推拿,接着在网上找案例,后来看到了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人用四豆饮搞定了手足口病。我才知道我们的豆子的作用是这么的大呀,于是, 我也开始给儿子炖四豆饮,喝葡萄干水,大概花了3天左右,儿子的口腔炎终于好了,但我现在觉得当时没有按照四豆饮豆子的数量,而只是随便抓了一把豆子,导致疗效降低了,不然可能会好的更快一些。 马有失蹄,人有失足.虽然用绿色疗法击退儿子的发烧3次了,但是疱疹性口腔炎后一个月,儿子又发了一次高烧,这次发烧很急,儿子表现的很不舒服,我开始推拿、吮痧(满背的痧),同时炖四豆饮,可惜儿子这次极度不配合,烧了2天多后,妈妈终于忍不住,抱着他打了平生第一消炎针。这个是我失败的一次绿色疗法,这让我反思了很久。我知道我的水平还很有限,仍需要磕磕碰碰中学习。

   备注:黄豆二十粒(而不是50,50是口里有疹子时单独用的),黑豆、绿豆、白饭豆(就是眉豆)各十五粒煎服。此为治小儿发热病的第一要方。

和孩子一起读《弟子规》,温良恭谨比智商优越更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医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背后是浩瀚的传统文化。不知道大家看不看四书五经,我也是今年才开始补课。《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为什么在古代会作为以前儿童入门读物,对孩子的秉性培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信很多妈妈都是和我一样,接受了很多的西式育儿教育,我从儿子刚刚生出来一个月,就开始涉猎了小巫系列的育儿书籍,蒙氏教育的系列书(这些书还摆在我家的书橱里),还有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那时候我羡慕西式教育,恨不得能移民让儿子接受如此开放自由的教育。随着儿子的不断长大,我都是按着这样的想法让他自由的玩,买了很多玩具给他,启发他动手,动脑。但是儿子的性格问题也渐渐的凸显出来,整天都是说“我要玩”,而且不珍惜物品。后来,看到有人推荐《弟子规》,我去下载了MP4来看,里面通过动画的形式介绍了孩子如何渐渐的培养心性,儿子也喜欢看,而且慢慢的我只要提醒一下,就会很好的控制好,不会无理哭闹,现在都是坚持每天晚上睡觉前给儿子看《弟子规》,并结合讲讲传统美德故事。

   我现在才领悟过来,这才是教育的根本,德育应该始终排在最重要的位置,培养一个温良恭谨的人比智商优越的人重要多了,我希望我儿子在将来,不管是起还是落,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保证他是幸福 快乐的,感谢我们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当然,玩具也基本不买了,现在儿子会和我一起切菜、洗碗、扫地了,出去打打球、骑骑车子,都是非常开心的。

推荐儿科中医:任国华教授门诊。

据说,任教授退休后就和女儿一起在积玉桥附近开设了私人中医门诊,每天病人络绎不绝。帮助许多小孩解决了问题。妈妈们,可以去看一下。

地址:积玉桥地球村对面百老汇楼盘下的私家门诊。

上一页 目录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