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时,凡凡又开始咳嗽,又晕了。(现在当然知道流鼻涕、咳嗽这些都是好事都是排病来着),开始上网查找,无意中找到这样一个贴(第一次亲手治好宝宝的咳嗽),改变了我接下来的路。 看到那个贴子后,我就开始找小儿推拿的资料,终于找到小儿推拿学(人卫版)的电子书,当然同时我也去当当上面买纸质版,开始摸索着开始小儿推拿,大伙可以不去买,因为这只是传统中医的入门而已。(这里插说一下,在写毕业论文那段期间,时间较多,我不知道为什么买了中医入门的书籍看,初步了解了阴阳、五行、脏腑等概念。尤其五行相生、相克,后来竟然还用在儿子的取名上面了。) 按照书上对咳嗽的推拿手法,(咳嗽:运太阳30次,拿风池10次,按揉天突20次,分推膻中1分钟,揉乳根20次,揉乳旁20次,按揉肺俞20次,推肺俞 100次,按揉定喘穴20次。),晚上等儿子睡着了,就开动作了,还加上补脾经、补肺经什么,我感觉能摸的都摸了,大概有半个小时,没有止咳的意向,后来想想,木火也会刑金,会不会这小子肝火旺呀,于是又开始清肝经,果然,清了一会就不咳了,一夜平静。
首次告捷,太开心了。
去年5月份,很多小朋友得了疱疹性口腔炎,我儿子也中招了,开始都还以为是手足口,吓了一大跳,后来确认只有嘴巴里有,才放下心。于是开始按口腔炎来推拿,接着在网上找案例,后来看到了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人用四豆饮搞定了手足口病。我才知道我们的豆子的作用是这么的大呀,于是, 我也开始给儿子炖四豆饮,喝葡萄干水,大概花了3天左右,儿子的口腔炎终于好了,但我现在觉得当时没有按照四豆饮豆子的数量,而只是随便抓了一把豆子,导致疗效降低了,不然可能会好的更快一些。 马有失蹄,人有失足.虽然用绿色疗法击退儿子的发烧3次了,但是疱疹性口腔炎后一个月,儿子又发了一次高烧,这次发烧很急,儿子表现的很不舒服,我开始推拿、吮痧(满背的痧),同时炖四豆饮,可惜儿子这次极度不配合,烧了2天多后,妈妈终于忍不住,抱着他打了平生第一消炎针。这个是我失败的一次绿色疗法,这让我反思了很久。我知道我的水平还很有限,仍需要磕磕碰碰中学习。
备注:黄豆二十粒(而不是50,50是口里有疹子时单独用的),黑豆、绿豆、白饭豆(就是眉豆)各十五粒煎服。此为治小儿发热病的第一要方。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医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背后是浩瀚的传统文化。不知道大家看不看四书五经,我也是今年才开始补课。《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为什么在古代会作为以前儿童入门读物,对孩子的秉性培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信很多妈妈都是和我一样,接受了很多的西式育儿教育,我从儿子刚刚生出来一个月,就开始涉猎了小巫系列的育儿书籍,蒙氏教育的系列书(这些书还摆在我家的书橱里),还有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那时候我羡慕西式教育,恨不得能移民让儿子接受如此开放自由的教育。随着儿子的不断长大,我都是按着这样的想法让他自由的玩,买了很多玩具给他,启发他动手,动脑。但是儿子的性格问题也渐渐的凸显出来,整天都是说“我要玩”,而且不珍惜物品。后来,看到有人推荐《弟子规》,我去下载了MP4来看,里面通过动画的形式介绍了孩子如何渐渐的培养心性,儿子也喜欢看,而且慢慢的我只要提醒一下,就会很好的控制好,不会无理哭闹,现在都是坚持每天晚上睡觉前给儿子看《弟子规》,并结合讲讲传统美德故事。
我现在才领悟过来,这才是教育的根本,德育应该始终排在最重要的位置,培养一个温良恭谨的人比智商优越的人重要多了,我希望我儿子在将来,不管是起还是落,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保证他是幸福 快乐的,感谢我们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当然,玩具也基本不买了,现在儿子会和我一起切菜、洗碗、扫地了,出去打打球、骑骑车子,都是非常开心的。